2021關于遠期外匯交易含義

推薦文章
與其他金融市場不同,外匯市場沒有具體地點,也沒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過銀行、企業和個人間的電子網絡進行交易。那你們知道遠期外匯交易有哪些含義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2021關于遠期外匯交易含義,希望大家喜歡!
2021關于遠期外匯交易含義
遠期外匯交易,英文為forward transaction,在英文文獻中經常以outright forward(直接遠期外匯交易)出現,也稱期匯交易或期匯買賣。遠期外匯交易又與即期外匯交易相對,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交割日的不同。凡是交割日在成交兩個營業日以后的外匯交易均屬于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達成交易后并不立即辦理交割,而是事先約定幣種、金額、匯率、交割時間等交易條件,到期才進行實際交割的外匯交易。
交易方式
直接的遠期外匯交易(outright forward):是指直接在遠期外匯市場做交易,而不在其它市場進行相應的交易。銀行對于遠期匯率的報價,通常并不采用全值報價,而是采用遠期匯價和即期匯價之間的差額,即基點報價。
期權性質(option)的遠期外匯交易:公司或企業通常不會提前知道其收入外匯的確切日期。因此,可以與銀行進行期權外匯交易,即賦予企業在交易日后的一定時期內,如5-6個月內執行遠期合同的權利。即期和遠期結合型的遠期外匯交易。
Premium 經常在英文文獻中見到的一個詞,它指的是貨幣市場中遠期匯價高于即期匯價,比如美元日元USDJPY在一個月后將漲到1:112。此時稱為升水。反之,如果一個月后USDJPY將降到1:108,此時稱為貼水。
在遠期外匯交易中,是即期外匯交易的對稱,看的未來一定時間內的匯率,相當于對未來匯率做一定的預測之后進行的交易。其實簡單理解的話就是相當于你是看漲某種貨幣對還是看跌某種貨幣對,但要是交割日多于兩個營業日,比如你和銀行簽訂的合約是一個月后交割,就變成了遠期外匯交易。
外匯風險有哪些
外匯風險(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是指一個企業的成本、利潤、現金流或市場價值因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潛在的上漲或下落的風險。外匯匯率波動既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也可能給企業帶來機會。由于美元仍然是國際上最主要的貨幣,世界各國主要的官方儲備仍是美元。美元也是我國外匯儲備中的主要貨幣,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外匯匯率的關鍵貨幣,所以,我們涉及外匯風險主要是指美元與各種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
外匯風險可能具有兩種結果,或是獲得利(Gain);或是遭受損失(Loss)。一個國際企業組織的全部活動中,即在它的經營活動過程、結果、預期經營收益中,都存在著由于外匯匯率變化而引起的外匯風險。在經營活動中的風險為交易風險(Transaction Exposure),在經營活動結果中的風險為會計風險(Accounting Exposure)預期經營收益的風險為經濟風險(Economic Exposure)。
1. 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是未了結的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后,進行外匯交割清算時出現的風險。這些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前已發生,但在匯率變動后才清算。外貿企業所面臨的交易風險體現在:
(1)國際貿易中若存在約定的現金流,當外匯發生變動的同時也會產生聯動效應。
(2)如匯率處在實時變化狀態中,則外貿企業同國外企業洽談交貨價格和交易時間,也將時刻面臨著貨幣匯率波動的風險。在會計規則的影響下,勢必會導致企業面臨一定的外匯風險,該過程也可以稱之為“重估”。
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需要針對合同現金流展開現值計量。若是企業的基礎貨幣以及報表貨幣中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出現波動,也就意味著現金流預期值將出現變化。貨幣的機制產生變化,會使得現金流的價值產生變化,對于企業所獲得的實際效益有著直接影響,若是無法準確開展對于今后現金流的預測工作,將會呈現出難以控制的態勢。匯率的不確定性制約著企業日后貨幣價值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使得企業在應付以及應收賬款方面存在巨大的無法預測性。外匯交易風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確定性,有可能會超出企業預算。若是外貿企業沒有對沖交易,便很難實現財務以及現金流量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旦企業領導未能有效控制現金流,便無法對金融活動展開優化選擇并進行投資。
2. 會計風險
會計風險也可以稱作轉換風險或折算風險,是一種賬面的損失和收益,并不是實際交割時的實際損益,但它卻會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的報告結果。企業在實際開展會計處理工作時,需要將功能貨幣折算成為記賬貨幣。功能貨幣主要是指經營主體在實際開展經營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貨幣,記賬貨幣是指專門進行財務報表編制的貨幣,一般情況下企業會選用本國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在換算過程中,交易日和折算日會存在一定的匯率差異,這個差異會直接影響到會計記賬的變化。當發生轉換風險時,用外幣計量的項目(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的發生額必須按本國貨幣重新表述,且必須按母公司所在國的會計規定進行。公司在報告時,為了把原來用外幣計量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合并到本國貨幣賬戶內,必須把上述用外幣計量的項目的發生額按本國貨幣重新表述,亦稱折算的重新表述,它必須按母公司所在國政府或公司自己確立的規定進行。
3. 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一種潛在的風險,是由于國家宏觀政策、國際經濟環境等因素造成的,使得企業價值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臨時變動的風險。在我國的外貿企業中,經濟風險是三種外匯風險中影響最為嚴重的風險類型。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企業的產品輸出以及原材料采購等多項內容,這些是決定經濟風險程度的重要因素。企業面臨著一定的經濟風險,那么該企業可能由于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而出現市場價值的變化。與此同時,匯率的變動還會對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市場地位造成影響,制約其市場份額的提升。因此,經濟風險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激勵經濟主體趨利避險,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改進技術,更新設備,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迅速發展,又能使市場主體患得患失,顧慮重重,追求盈利的沖動受到可能蒙受的經濟風險制約,使市場經濟主體在經濟行為理性化的同時,有可能失去發展的良機,由此而使經濟運行趨于穩定或停滯。我們必須正視其抑制作用,強化風險制約的功能,同時采取積極的措施,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
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外匯風險呢?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措施:
(一)優化運用折算風險管理和外匯衍生工具
企業應積極主動地對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合理的選擇運用,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金額和期限展開挑選,同時聯系相關專業人士進行分析與評估討論,采用同公司業務相符合的外匯衍生工具進行保值。除此以外,企業應當采取相應的折算風險管理方式,首先要對資金流量進行調整,其次要完成遠期合同的簽訂,最后進行風險沖銷。
(二)建立健全外匯風險防范體系
外貿企業要想在國際貿易中可持續發展,要想越來越強大,能夠在外匯風險面前有足夠的能力戰勝它,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和規范的風險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有了這套體系和制度就可以為企業防范外匯風險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從國家層面,政府要高度重視外匯風險可能帶給企業的負面影響,建立健全外匯風險管理和防范體系,幫助企業擺脫可能面臨的風險。從企業層面,外貿企業應該加強內部風險機制的管理,建立相應的外匯風險防范和管理機制,明確權責,可以聘請高級的管理人才,并將各項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
(三)加強培育專門人才
外貿專業人才是外貿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核心競爭力,專業人才是外貿企業管理和規避體系構建的基礎。從目前看來,我國的外貿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相對來說較為欠缺,期本身實際上書一個交叉專業領域。外貿企業如果不注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就不會真正提升外貿企業規避外匯風險的實力,影響其長遠和可持續發展?;诖?,外貿企業應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重視人才培養,可以走出去請進來。一方面,可以加強校企合作,開設專門人才培養班,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達到雙贏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明確對于該方面人才的實際需求,并加大力度引進經驗豐富并且專業能力、知識過硬的專業人才,以支撐企業有效規避各方面的外匯風險。
(四)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外貿企業競爭力
產品質量永遠是一個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只有產品有了一定的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才能應對各種風險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當前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進出口業務受到嚴重沖擊,如何擺脫這種危機帶來的影響,穩定外貿,除了前面所談及的各項措施外,企業自身要加強管理,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把握好市場動脈,加快產品升級,努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爭取建立自己的品牌。此外,努力提升企業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加強管理和自身建設。企業的競爭力與面對風險及解決各種風險的能力息息相關,競爭力強,應付各種風險的能力和抵御能力就強。
(五)使用跨境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以規避外匯風險
用跨境人民幣收貨款對于外貿企業來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管匯率是升值還是貶值,都能夠規避匯率風險,所收人民幣不會變少就行??缇橙嗣駧拍軌蚬澥R兌成本、貿易融資的費用,從而降低財務成本。在當前普遍預測人民幣升值的環境下,通過跨境人民幣避險就變得更加重要。例如,與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做生意,若用美金報價,單筆交易3.5%的匯差是少不了的,因為這些國家央行公布的匯率、海關公布的匯率和民間的匯率是有差別的。此時就可以用跨境人民幣出口報關來規避這筆損失
(六)運用靈活的方式來規避風險
1. 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外匯風險的大小與選擇的外幣幣別有關,國際結算中收付的外幣幣別不同,所面臨的外匯風險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在國際貨款結算中,原則上一般出口收匯應采用硬幣,進口付匯采用軟幣進行結算。在資本市場上借款時,爭取借軟幣,所承受的風險較小。此外,可以適當調整商品的價格,有時由于某些原因,出口不得不用軟幣,進口不得不用硬幣成交,這樣就存在著很大的外匯風險。為了防范風險,可采取調整價格法,主要有加價保值法和減價保值法。
2. 靈活掌握收付時間,提前或延期結匯,防范外匯交易風險。
國際金融市場復雜多變,提前或延期收付款,對外貿企業來說會有不同的損益結果。因此,外貿企業要依據國際金融市場實際情況來靈活確定收付時間。對出口商來說,當計價貨幣升值,即匯率呈上漲趨勢時,日后推遲結匯就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收益,企業可以在合同中規定較遲的裝運日期,采用較長的遠期匯票等;反之,當匯率貶值,呈下跌趨勢時,可以爭取提前結匯。對進口商來說,則做出相應調整。
3. 運用金融工具———遠期外匯交易防范風險
遠期外匯交易就是買賣達成后,不是立即交割,而等將來約定的某個日期再行交割的交易,也就是主要買賣的遠期匯率,以期抵消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從簽約到交割履約這段時間內匯率不變,可防范日后由于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當然,遠期外匯交易自身也存在風險,外貿企業受益或受損,關鍵還在于對匯率預測的把握。同時,遠期外匯交易在避免了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同時,也喪失了匯率變動而帶來的受益機會。
外匯儲備有什么功能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于穩定。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于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范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于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
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2021關于遠期外匯交易含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