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是什么_中國外匯儲備情況

推薦文章
今日,央行發布消息稱,中國1月外匯儲備29982億美元,時隔6年外匯儲備重回2時代。在社會各界一致擔心人民幣持續貶值的當下,我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情理之中地引發各方熱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外匯儲備的相關知識,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外匯儲備是什么?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于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一國的經濟發展,國際事務的開展,都需要擁有強大的外匯儲備支持。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
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于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于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該國貨幣匯率穩定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
國際儲備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外匯儲備在儲備資產中最為重要。
中國外匯儲備
回顧中國外匯儲備的發展變化,199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此后四年,儲備上升相對平穩。
自2000年起,中國外匯儲備呈快速增長趨勢。2005年末增至8188.7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達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大持有國。
至2010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達24470.84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位。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7月15日發布數據,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99萬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15億美元,較3月末上升308億美元,升幅為1%。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市場主體行為理性有序。4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主要國家加大了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力度,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受此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震蕩微跌,主要國家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