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市場功能及交割制度_買國債期貨的條件

推薦文章
國債期貨(Treasury futures)是指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預先確定買賣價格并于未來特定時間內進行錢券交割的國債派生交易方式。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國債期貨的相關資訊,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國債期貨市場功能及交割制度
一是發揮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促進國債發行。國債期貨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報價成交連續,能夠為債券市場提供透明度高、連續性強的價格信息。以我國130015、130020兩只可交割國債為例,國債發行中標價格與國債期貨價格之間的基差最低為0.07元,國債期貨為國債招標發行提供了重要的定價參考,國債承銷團成員利用國債期貨鎖定利率風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債期貨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功能的初步顯現,提高了投資者參與國債投標積極性,促進了國債發行。
二是提升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上市以來,國債期現貨之間套利交易機會、實物交割需求等的增加,促進了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提高,最便宜可交割國債市場流動性的提升尤為明顯,促進了現貨市場定價效率的提高,從而夯實了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編制基礎。國債期貨價格反映了市場對中長期利率走勢的預期,對現貨市場價格進行再發現、再定價、再校正,提高現貨市場定價效率,進一步提升國債收益率曲線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有效性。
三是促進交易所債券市場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及時反映貨幣政策信息。國債期貨是橫跨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的衍生品,期現套利交易有助于消除同一券種在兩個債券市場上的定價差異,提高債券市場定價效率,促進國債在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的雙向流動。
四是豐富證券公司等機構利率風險管理手段,持有國債意愿明顯增強。證券公司參與國債期貨實物交割,不僅可以實現套利交易策略的收益,也可以節約現貨交易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市場沖擊成本,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債現貨,從而實現對國債現貨交易的投資替代。證券公司利率風險管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持有國債意愿明顯增強。
五是加快金融機構產品和業務創新,促進各行業共同發展。國債期貨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豐富了金融機構的交易策略,促進基于債券市場組合和國債期貨的產品創新,提升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效率,增強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買國債期貨要什么條件?
1、投資者購買國債期貨必須要開通期貨賬戶,需要帶本人身份證和卡去開戶,到期貨公司,公司從業人員會給投資者簽訂風險揭示書和一些相關文件的閱讀和了解。在傭金方面,國債期貨交易手續費的傭金通常在萬分之二點五,在行業里面相對來說比較低。投資者的資金和交易次數多的情況下,還可以申請到萬分之一點五的傭金。資金量越大,傭金就越低,對投資者也就越有利。
2、國債期貨對資金是有要求的,要求投資者的資金必須達到50萬,由于存在的風險等級相對較高,因此國家在方面也設置了門檻要求,也是為了防止投資者投資風險做出的一種防護措施。
3、選擇期貨公司的時候,要注意期貨公司是否合規,是否受到協會監管,投資者的信息安全是否可以得到保障。交易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否穩定。
國債期貨的發展史
國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美國當時先后發生的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美國通脹日趨嚴重,利率波動頻繁。
固定利率國債的持有者對風險管理和債券保值的強烈需求,使得具備套期保值功能的國債期貨應運而生。
1976年1月,美國的第一張國債期貨合約是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的90天期的短期國庫券期貨合約。在整個70年代后半期,短期利率期貨一直是交易最活躍的國債期貨品種。1982年5月又推出了10年期中期國債期貨。此后,國債期貨交易量大幅攀升,美國國債期貨的交易量占整個期貨交易量的一半以上,10年期國債期貨交易量由1995年的2527萬手迅速發展為2011年的3.17億手。
由于推出國債期貨對國債現貨市場發展的要求較高,要求有一定規模、流動性較強的國債現貨市場,世界上推出國債期貨市場的國家并不是太多,主要國債期貨品種集中于:美國(1976年)、英國(1982年)、澳大利亞(1984年)、日本(1985年)、德國(1990年)、韓國(1999年)等主要發達國家。